在昨晚结束的英超联赛第28轮一场焦点战中,曼城主场2-2战平利物浦,比赛过程跌宕起伏,但赛后舆论的焦点却并非球员表现,而是裁判的多次争议判罚和VAR(视频助理裁判)的介入,这场本应精彩的强强对话,最终因裁判问题沦为球迷和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。
比赛第78分钟,利物浦前锋达尔文·努涅斯在禁区内被曼城后卫鲁本·迪亚斯放倒,主裁判迈克尔·奥利弗第一时间未作表示,但在VAR提示后观看回放,最终判罚点球。萨拉赫主罚命中,将比分扳为2-2,这一判罚引发巨大争议——慢镜头显示,迪亚斯的确有轻微接触,但努涅斯的倒地动作略显夸张。
曼城主帅瓜迪奥拉赛后愤怒表示:“VAR的存在是为了减少错误,而不是制造更多争议,那个点球根本不存在,裁判被VAR绑架了。”而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则持相反意见:“接触就是接触,VAR做出了正确的决定。”
更早的第42分钟,哈兰德在禁区内被利物浦后卫范戴克拉拽球衣后倒地,主裁判未予理会,VAR也未介入,这一漏判让曼城球迷极度不满,社交媒体上甚至出现了“VAR双标”的热搜话题。
自2016年引入VAR以来,争议从未停止,本场比赛的判罚再次暴露了VAR的核心问题:主观性过强,尽管技术能够还原事件细节,但最终决定权仍在裁判手中,前英超裁判马克·克拉滕伯格在赛后分析中指出:“VAR的本意是纠正‘清晰而明显的错误’,但现在它被用来重新裁判比赛,这违背了初衷。”
数据显示,本赛季英超因VAR介入而改判的案例中,超过40%的判罚仍引发争议,球迷和球员普遍认为,VAR不仅未能提升判罚准确性,反而让比赛节奏支离破碎,甚至影响了比赛结果。
本场主裁迈克尔·奥利弗是英超经验最丰富的裁判之一,但近年屡次因关键判罚引发争议,上个月,他执法阿森纳对阵纽卡斯尔的比赛时,同样因VAR介入判罚点球,导致枪手丢分,赛后,阿森纳官方罕见发文质疑裁判公正性,英足总却未作出任何回应。
裁判专家彼得·沃尔顿认为:“问题不在于VAR技术,而在于使用它的人,裁判培训体系需要彻底改革,否则争议只会越来越多。”
比赛结束后,曼城球迷在社交媒体发起#废除VAR话题,短短两小时阅读量突破百万,一位现场球迷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们花钱看球是为了享受激情,而不是看裁判和VAR抢戏。”利物浦球迷虽受益于此次判罚,但也有人坦言:“赢球固然开心,但如果是靠争议判罚,胜利并不纯粹。”
这不是VAR第一次在豪门对决中抢戏,2020年曼联对阵热刺时,VAR取消曼联的绝杀进球,理由是马夏尔“腋窝越位”;2022年切尔西对阵热刺,裁判忘记查看VAR导致关键进球误判……这些案例均显示,技术无法完全消除人为错误,甚至可能放大矛盾。
国际足联一直力推VAR,认为其能“保障公平”,但越来越多联赛开始反思:意甲考虑减少VAR介入频率,德甲试行“限时回放”规则,英超是否会跟进改革?目前尚无明确信号。
VAR的争议本质是足球规则与现代技术的冲突,支持者认为,错误判罚是足球的一部分,过度依赖技术会扼杀比赛魅力;反对者则坚持,公平高于一切,或许唯一的解决方案是:明确VAR的使用边界,并提升裁判专业水平。
一场本该载入史册的经典对决,因裁判和VAR的争议黯然失色,当技术成为焦点而非比赛本身,足球是否正在失去它的灵魂?答案或许就在下一次争议判罚中。
(全文共1482字)
注:本文基于虚构比赛事件撰写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,实际体育新闻需以真实事件为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