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圣火缓缓熄灭,第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历时12天的体育盛会,不仅见证了新一代运动员的崛起,也展现了老将们的坚守与传承,从跳水“梦之队”的包揽金牌,到田径赛场的突破性表现,全运会再次成为中国体育检阅实力、储备人才的重要舞台。
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以“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,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,展现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活力,而赛场内,竞争之激烈丝毫不亚于国际大赛,在乒乓球项目中,樊振东与马龙的巅峰对决成为焦点,经过七局鏖战,樊振东以4:3险胜,标志着国乒新老交替的加速,马龙虽未能卫冕,但其“不问终点,全力以赴”的宣言,赢得全场敬意。
游泳赛场同样精彩纷呈,张雨霏延续东京奥运会的火热状态,斩获4金1银,成为本届全运会“多金王”,她在女子200米蝶泳中以绝对优势夺冠,赛后坦言:“全运会的竞争比奥运会更激烈,因为国内高手太多了。”17岁小将余依婷在混合泳项目中的惊艳表现,也让观众看到中国游泳的未来希望。
全运会历来是年轻选手崭露头角的平台,在体操女子全能决赛中,16岁的广西选手韦筱圆以高难度动作和稳定发挥夺冠,填补了该项目多年来的青黄不接,而在射击赛场,年仅14岁的浙江小将黄雨婷在10米气步枪项目中击败多位奥运冠军,爆冷摘金,被媒体誉为“下一个杨倩”。
老将们的坚持同样感人,32岁的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秒95的成绩夺冠,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百米金牌得主,他在赛后表示:“年龄不是问题,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跑下去。”举重名将吕小军则以37岁“高龄”拿下81公斤级冠军,用实力证明自己仍是世界顶尖选手。
在三大球项目中,竞争尤为激烈,女排决赛中,天津队与江苏队鏖战五局,最终天津队凭借李盈莹的强势发挥成功卫冕,而男篮决赛则上演了广东与辽宁的“双雄会”,广东队在易建联带领下险胜对手,实现三连冠,足球赛场,浙江男足在U20组别中夺冠,展现了青训体系的成果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届全运会新增了攀岩、滑板等奥运项目,为年轻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舞台,15岁的滑板选手李玉婷在女子街式赛中夺冠,她的高难度动作和从容表现,让观众看到中国极限运动的潜力。
本届全运会不仅是竞技的比拼,也是科技与绿色理念的实践,赛事首次采用“5G+AI”技术,实现多角度实时回放和运动员数据分析,西安奥体中心的“海绵城市”设计,则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减少资源浪费,呼应“绿色全运”的主题,组委会还通过电子门票、无纸化办公等措施,减少碳排放。
在简朴而热烈的闭幕式上,组委会宣布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2025年由广东、香港、澳门联合承办,这将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共同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,标志着中国体育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方向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在致辞中强调:“全运会不仅要培养冠军,更要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。”
回望本届赛事,从老将的执着到新星的闪耀,从传统项目的巩固到新兴运动的探索,全运会再次证明了中国体育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活力,正如苏炳添所说:“每一次比赛都是新的起点。”在全运会的舞台上,中国体育正以更自信的姿态,迈向巴黎奥运周期,也向着“体育强国”的目标稳步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