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于11月17日清晨在黄浦江畔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跑者齐聚申城,共同参与这场年度体育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和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5分38秒和2小时22分15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并双双打破赛会纪录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本届上海马拉松延续了“奔跑的城市,活力的上海”主题,赛事规模再创新高,报名人数突破15万,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参赛选手,其中包括来自埃塞俄比亚、肯尼亚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的顶尖职业选手,赛事分为全程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三个组别,起点设在外滩金牛广场,途经南京东路、静安寺、徐汇滨江等上海地标,终点为浦东东方体育中心。
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上海马拉松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赛道设计和赛事服务,希望为全球跑者提供更好的体验。”
埃塞俄比亚选手表现强势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,与肯尼亚选手基普图姆形成第一集团,进入后半程,阿贝拉凭借出色的耐力逐渐拉开差距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冲线,将赛会纪录提升了近1分钟,基普图姆以2小时06分12秒获得亚军,另一名埃塞俄比亚选手托拉以2小时06分45秒位列第三。
女子组方面,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在30公里后确立领先优势,最终以2小时22分15秒夺冠,同样刷新了赛会纪录,肯尼亚选手切普科奇和日本选手山口遥分获二、三名。
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也有亮眼表现,男子组中,李子成以2小时10分33秒完赛,排名第八,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;女子组方面,张德顺以2小时28分45秒位列第六,展现了国内马拉松选手的进步。
赛事服务升级,科技助力跑者体验
为提升参赛体验,组委会今年引入了多项创新举措,赛道沿途增设了15个补给站,提供能量胶、香蕉、盐丸等专业补给品,组委会还联合多家科技企业,为选手提供实时心率监测、赛道导航等智能服务。
“今年的补给和医疗保障非常到位,尤其是最后5公里的喷雾降温站,帮助我保持了状态。”完赛后的阿贝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市民热情助威,马拉松成城市节日
尽管清晨气温较低,但沿途仍聚集了数十万市民为选手加油助威,南京东路、徐汇滨江等路段更是成为“网红打卡点”,不少观众手持自制标语,为跑者呐喊。
“这是我第三次来看上海马拉松,每年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。”市民王先生表示,“看到选手们拼搏的样子,自己也忍不住想报名明年试试。”
环保理念贯穿始终,绿色赛事获好评
本届赛事延续了环保理念,所有补给站采用可降解材料,完赛包中的纪念T恤由再生纤维制成,组委会还通过碳积分系统,鼓励跑者选择公共交通抵达赛场。
国际田联代表在赛后评价:“上海马拉松在赛事组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,为全球马拉松赛事树立了标杆。”
展望未来:上海马拉松瞄准白金标赛事
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提升,上海马拉松正朝着国际田联“白金标”赛事的目标迈进,上海市体育局透露,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赛事服务,吸引更多国际顶尖选手参赛,同时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马拉松这项运动,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城市的活力。”赛事总监表示。
202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的圆满举办,不仅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活力,也为全球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选手们的拼搏精神、市民的热情参与、组织者的专业服务,共同铸就了这场属于奔跑者的盛宴。